1明朝朱元璋年间,有位叫范文从的御史,直言上书怼天子,自寻死路。问斩前,朱元璋看到了他的籍贯,便叫他前来问话。朱元璋问道,“你是范仲淹的后人?”范文从答道,“臣是范仲淹十二世孙。”接着奇迹发生了,朱元璋十分兴奋,连忙赦免了他的死罪,还赏了他5张免死铁券——5匹锦帛,上书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
那么范仲淹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,能让朱元璋如此宽待他的后人,连死罪都能赦免?2北宋年间,人声喧闹的大街上,有一个算命先生在摆摊占卜。有个小男孩看到了他,悄悄走到他身边,请他为自己算一卦。小男孩开口便道,“你帮我算算,我日后能不能当宰相?”算命先生吓一跳,“你小小年龄,口吻怎么这么大?宰相哪有那么好当的?你不行。”小男孩听了有点欠好意思,又有点失望道,“那你再帮我算算,我以后能不能当良医?”算命先生奇道,“宰相和医生差的也太远了吧?”小男孩一本正经道,“我的志向就是,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。
良相救国,若不能,良医救人。”算命先生佩服道,“你年龄虽小,心肠却很好,以后一定能做良相的。
”小男孩厥后果真成为了朝廷重臣,他救援学子,淘汰徭役,建设义田,善行惠泽天下。他就是范仲淹。
3范仲淹出生于公元989年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,他两岁时,父亲就病卒于任所,母亲谢氏贫困无依,再醮淄州长山人朱文翰,范仲淹也改从其姓,取名朱说(yuè)。幼时范仲淹就生活在朱家,继父对他不错,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念书写字。他苦读于醴泉寺,家境贫寒,他便用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粥凝固后,用刀切为四块,早晚各食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。日子清苦,书倒是读了不少,徐徐地,学富五车的青年人跟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开始凸显,他与朱家其它纨绔子弟形成鲜明对比。
他们看不惯他,就对他冷嘲热讽,不姓朱,却花着朱家钱。范仲淹十分困惑,回去问了母亲,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。他很惆怅,不愿再寄人篱下,受人侮辱,便告辞了母亲,只身前往应天府(今商丘)求学。
他相信只有到场科考,出人头地,才气让他跟母亲过上好日子,不再受人责难。母亲虽不舍,但到底支持他活出自己的尊严,便放他走了。
他在求学阶段,十分受苦,日子也过得相当清贫。冬天念书疲倦发困时,就用冷水洗脸,没有工具吃时,就喝稀粥过活。
旁人看他过得实在可怜,便送了他一顿鲜味的饭菜,却被他拒绝了,那人十分生气,也十分不解。范仲淹道,“我今天尝到了美食,那么以后再吃粗茶淡饭就吃不下了。
”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范仲淹深谙此道。这样的日子,他一过就是四五年。
这期间,他博览群书,文韬武略、儒释道法、排兵布阵,都不放过。他也从不诉苦生活的清贫,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27岁时,范仲淹终于苦读及第,由“寒儒”成为进士,跨入仕途。
4最开始他做的是下层的小官,从九品。官位虽小,倒是有了俸禄,他把母亲接到了身边。
两年后,他升了官,第一件事就是恳求帝王,让他恢复“范”姓。苏州范家是他的本家,虽谈不上有多富庶,但究竟也算大户人家,以为他想要争夺家产,便不慎乐意。范仲淹只好一再强调自己,“止欲归本姓,他无所窥。”范家人见他没有夺产业的意图,只是想要认祖归宗,便不再说什么了。
天子也应允了他的请求,自此,他终于恢复“范”姓,有了根。之后,他被调到了泰州管盐仓。海堤年久失修,浪潮倒灌,经常破坏良田,黎民苦不堪言。
于是,范仲淹上书痛陈海堤利害,建议沿海筑堤。这是件“功在今世,利在千秋”的大事,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。可没想到刚开工就出了岔子,海水太猛,一下子卷走了200多条人命,所有人都认为此事不妥,必须终止。
但范仲淹不愿中途而废,他亲自下场,站在海水中间指挥。海水凶猛地拍打着他单薄的身躯,然而他十分坚贞地站在那里,不愿服输。所有人都被感动了,开始集结重新修筑堤坝。他们乐成了,1028年春,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堰终于修好了。
后人把这个堤命名为“范公堤”。可见从范仲淹开始做官起,就是一个心怀天下,且能坚贞地为黎民做实事的好官。5之后,范仲淹的母亲过世了,他回家服“丁忧”,接着被宰相晏殊推荐到了京城,开始了他仕途上“三进三出、三起三落”的人生。
范仲淹刚回京,就遇上了帝王家的一件“蠢事”。彼时帝王宋仁宗,十九岁,还未亲政,大权旁落皇太后手里。正遇上太后大寿,天子带着文武百官给太后祝寿,这并不合礼仪,然而无人敢说。只有范仲淹斗胆直言,“皇上孝敬母亲可以,是家事,但带着文武百官一起膜拜,即是国是,这样做,有损帝王尊严。
”这一番话把太后冒犯完了。晏殊也无语了,“你能不能好好说话,不要牵连我?”范仲淹道,“我正是为了不牵连你才说的这番话,否则别人说你举荐的人毫无作为呢。”接着他又写了一封长信《上资政晏侍郎书》,朴直严明地论述自己的看法和原则。
虽然他振振有词,但冒犯太后究竟不是小事,他很快就被调离京城,去河州府任通判。做通判就做通判,他去了地方,兢兢业业地为黎民做了许多事情,获得黎民的恋慕。
这是范仲淹的“一进一出”。太后驾崩后,帝王亲政,就想起了范仲淹,直言进谏,不错,召回来吧。于是范仲淹再次回到了京城。不幸的是,他又遇上了帝王家的第二件“蠢事”。
天子和皇后打骂,皇后姓郭,不小心打了天子。普天之下,谁敢打帝王?多败帝王的体面啊。
其实郭皇后平常也算贤惠,但治理后宫十分严厉,冒犯了一些妃子,这些妃子和其时的宰相吕夷简一起,怂恿盛怒的天子,废黜皇后。范仲淹一看,这不行啊,废后是大事,帝王家事乱了,一定影响国是,于是跟天子和宰相据理力争。了局自然也注定了,争论的当天晚上范仲淹就被外放了,郭皇后被连夜送进了道观。
此谓范仲淹的“二进二出”。当。
本文关键词:pg电子官网,范仲淹,有史以来,天,地间,最高级,人物,中国
本文来源:pg电子-www.mypadrentals.com